五分钟看懂中国漆器8000年历史发展

虽然漆器被欧洲人叫做“Japan”,但它千真万确起源于中国。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们惊奇地发现,用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汁液(生漆,古人叫大漆)涂在木制器物表面,就能带给它们一层经久不朽的保护膜。漆器,就此诞生了。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漆弓,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是目前…

虽然漆器被欧洲人叫做“Japan”,但它千真万确起源于中国。

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们惊奇地发现,用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汁液(生漆,古人叫大漆)涂在木制器物表面,就能带给它们一层经久不朽的保护膜。

漆器,就此诞生了。

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漆弓,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漆器

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漆弓,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漆器

防腐,是漆器诞生的最初原因。但渐渐的,人们变得不满足了,琢磨着在保证耐用的同时,是不是能让器物变得更好看、更美观呢?

这种想法一旦有了就再也停不下来,接下来的几千年里,中国人基本上都在为实现这个目的探索。一不小心就研究出了几十种工艺,把漆器从单纯的工艺变成了一门艺术、一种文化。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新石器时代

关键词:红+黑主色调出现

人们对美观的追求是从色彩开始的。

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漆器来看,7000多年前的原始人已经能利用朱砂和松烟(松灰)调制出黑色和红色。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朱漆木碗

这两种最初的颜色,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国漆器的主色调。

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人尚红、尚黑,其实真正原因没那么玄幻:大漆的本色是棕色,底色重质地又粘稠,很难调色,红和黑是人们最容易获得,也是早期仅能获得的颜色。

商周

关键词:颜色不够珠宝来凑

在色彩上遇到了阻碍的人们,转而探索起另外一个方向——极力给漆器镶嵌上一些bling bling的装饰物,比如贝壳、宝石和金子。

镶有金片和绿松石

镶满贝壳

北京房山琉璃河商周遗址出土的2件漆器残片,前者镶有金片和绿松石,后者表面镶满贝壳

这种思路,在以后几千年里都是漆器装饰的重要方向,可以看作后世漆器所有镶嵌工艺的萌芽。

漆器工艺正在萌芽,但青铜器在商周时期已经高度发达,所以尽管漆器再怎么bling bling,也并没能成为主流。

战国、两汉

关键词:无物不漆、工艺爆发

时间来到战国、两汉,青铜器的繁荣走近尾声,漆器乘机上位,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高峰期

当时漆器的地位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无物不漆”。

从杯盘茶盏的小型生活用具、到几案屏风的大型家具,从弓箭甲胄等军需用品、到棺椁等丧葬用具,全部都有漆器制品。

曾侯乙墓出土的彩绘漆棺 战国 湖北省博物馆藏

可以说,当时漆器已经被用在社会生活的全部,无论宫廷、士兵还是平民百姓,生活中都离不开漆器。

虎座鸟架鼓 战国 荆州博物馆藏

随之而来的,是漆器制作工艺的革新,这种革新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胎骨,在木制器物表面涂大漆,制作出的就是木胎漆器,这是漆器最初诞生时的形态。后来,人们逐渐把胎骨的范围拓展到陶、竹、皮、金属等。

战国时期,人们研究出了一种特殊的胎骨——夹苎胎

彩绘出行图夹纻胎漆奁 战国 湖北省博物馆藏

夹苎胎也叫脱胎,先以木或泥制模,再在模具周围用麻布(苎)和漆灰(大漆和砖瓦灰的混合物)反复裱糊多层,最后去掉里面的模具,直接以漆布为胎,制作出的漆器轻便又坚固。

除了胎骨,战国、两汉时期还集中爆发出多种漆器装饰工艺。

首先是漆绘,用调色后的大漆在涂好底漆的器物上描绘出各种图案,叫做描漆。由于大漆能调出的颜色有限(直到今天也没能跳出黑、朱、黄、绿、青五色),人们又用桐油调制出更为丰富的颜色,用这种油彩描绘装饰的工艺,叫做描油

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 战国 湖北省博物馆藏

从出土情况来看,漆绘在当时应用最为广泛,其次就是锥画——用锥形工具代替画笔,在漆器表面刻画图案。

锥画还催生出另外两种工艺,在锥刻出的线条中填入彩色的大漆叫填漆,填入极细的金(银)箔,叫戗(qiāng)金

锥画云纹漆罐 西汉 扬州博物馆藏

跟戗金名字比较相似的一种工艺是描金,用桐油和大漆混合会让漆在快干时仍然具有粘性,这时再将金(银)粉粘上去,就能让漆器变得金(银)光闪闪了。

银扣彩绘描金五子奁漆盒 西汉 安徽省天长市博物馆藏

用金银装饰漆器的工艺还有金银釦(kòu)和金银箔贴花。金银釦是用金银加固、装饰饰漆器的口部,金银箔贴花则更为精细,把金银捶打成极薄的薄片,再在薄片上镂刻出各种图形,贴在漆器表面。

贴金箔彩绘神兽云气纹五子漆奁 西汉 扬州博物馆藏

以上工艺的装饰效果基本都停留在平面,当时还有一种立体装饰工艺——堆漆,顾名思义,就是用大漆或者漆灰在器物表面堆出立体的图案。

战国时期彩绘凤鸟双联杯 湖北省博物馆藏

总的来说,战国、两汉是中国漆器发展的最高峰,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国宝级漆器,基本上都来自于这一时期;我们现在还在应用的工艺,绝大多数也都起源于这一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关键词:佛教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战乱和瓷器的迅速发展,漆器的发展受到巨大冲击,没了之前的辉煌。

与漆器整体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夹苎胎的大放异彩。

佛教广泛兴起之后,人们有时需要抬着佛象游街以招睐信徒,集资建庙。这就要求佛像得既高大又轻便,泥质、石雕、铜铸显然都不太符合要求,于是夹苎胎脱颖而出。

史料记载,夹苎胎在东晋时期就已经被用来制作佛像,人们把这种工艺叫做夹苎造像

魏晋时期的夹苎造像已经不存于世,此尊为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馆藏的唐代佛像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诞生了另外一项全新的装饰工艺——犀皮漆

犀皮漆的工艺大致分为3部,先用稠漆在器物表面堆出高低不平的面,晾干后涂上多层不同颜色的大漆,最后再通体磨平得到绚丽的花纹。

犀皮黄口羽觞 三国吴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关键词:奢华、对外交流

大唐盛世,漆器的发展得以恢复。与盛世气象相符,唐朝的漆器走的也是奢华路线。

奢华套餐一,是把贝壳磨制成各种形状或图案,镶嵌在漆器表面的螺钿工艺,有时还会加入玛瑙、玳瑁、红珊瑚、绿松石等宝石,华丽而雍容。

唐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日本正仓院藏

另一款奢华套餐,是在汉代金银箔贴花工艺上发展而来的金银平脱

金银箔贴花是将金银箔贴在漆器表面,而金银平托则要在贴完之后再刷上几层大漆将金银覆盖住,之后再反复打磨让金银露出来,跟周围的漆面平齐,是为金银平脱中的“平”。

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 唐 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朝给人的印象除了金灿灿的富丽堂皇,还有频繁的对外交流,唐代的漆器也是如此。

虽然日本本土有发达的漆器工艺,但能确定的是,日本的“脱活干漆”和最著名的“莳绘”,是受到了中国“夹苎造像”和“描金”技法的影响

这两种工艺正是经由日本遣唐使和东渡的大唐高僧,于唐朝时传入日本。

鉴真坐像

日本国宝——用“脱活干漆”法制作的鉴真坐像

宋元

关键词:极简vs极繁

有人总结宋朝的美学是极简风。单看宋朝的漆器,这话只对了一半。

宋朝最有代表性的漆器是素髹(xiū,指把漆涂在器物上)和雕漆,一个极简,一个极繁。

素髹,也叫光素漆、一色漆,顾名思义就是只在器物表面涂上一种颜色的漆,别无装饰。

北宋十一花瓣式漆碗 温州博物馆藏

雕漆,则要在器物表面刷出一定厚度的漆,再在漆层上雕刻花纹,根据漆层颜色的不同,可以分为剔红、剔彩、剔犀等。

“张成造”剔红栀子花纹圆盘 元 故宫博物院藏

雕漆的繁,不仅繁在精细的雕刻,更繁在一层层刷出厚漆上。能够进行雕刻的漆层,一般在8-15毫米,1毫米厚的漆就要刷17遍,还得等自然阴干之后再刷下一层,所以一天只能刷2-3层。

“张成造”剔犀云纹盘 元 故宫博物院藏

宋朝雕漆在元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元雕漆成为与汉夹苎、唐平托、宋素髹并称的中国漆器四大杰作

明至清初

关键词:理论总结、对外贸易

经过了唐宋元的积蓄之后,中国漆器在明代至清初达到了战国、两汉之后的另一个高峰。

这座高峰最大的贡献,就是出现了中国古代唯一一部漆器工艺的著作《髹饰录》,总结了我国古代漆器工艺的丰富经验,将漆器分为14类,101个品种,直到今天都影响深远。

此外,工艺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以黑漆作地,剔去花纹轮廓内的漆地,填入彩漆或油色的款彩;

在螺钿工艺的基础上,加入宝石、象牙、珊瑚、玉石等珍贵材料的百宝嵌;

黑漆百宝嵌婴戏图立柜 明 故宫博物院藏

和填漆与戗金工艺结合的雕填。

红漆雕填戗金琴桌 明万历 故宫博物院藏

另一项在当时非常流行的工艺——识文描金(用稠漆画出高于平面的花纹再描金),也被人们看作从日本引入的新工艺。

我们前面提到过,描金法从战国起源,唐朝时传入日本,到了明朝却要向日本学习,清朝甚至称这种工艺为“洋漆”。

金地识文描金彩漆高足碗 清 南京博物院藏

所以,明清时期的漆器,虽然看似繁荣,实际上却已经开始进入衰落期。

中国古代漆器最后的辉煌,是清朝初期的款彩屏风。

款彩屏风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被东印度公司大量运往欧洲,和丝绸、瓷器、茶叶同样属于重要的外贸商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cangchou.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小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angchou.com/168848.html

(0)
小仓的头像小仓

相关推荐

  • 古人喝茶的故事:中国古代的十大茶典故

    1、孙皓赐茶代酒据《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嗜好饮酒,每次设宴,来客至少饮酒七升。但是他对博学多闻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常常破例。每当韦曜难以下台时,他便“密赐茶荈以代酒”。这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2、陆纳杖侄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

    网络快讯 2023年11月16日
    0
  • 时辰到了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时辰已到

      时辰到了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时辰已到是“时辰到了”的意思是:时间到了的。  关于时辰到了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时辰已到以及时辰到了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时辰到了的意思,时辰已到,时辰已到是什么意思,时辰已过后面是什么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时辰到了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时辰已到…

    网络快讯 2023年11月26日
    0
  • 蜀道难原文(蜀道难原文全篇)

    蜀道难原文(蜀道难原文全篇)首先,于篇首篇中篇末三次发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呼告,以此联络全篇,紧张气氛贯彻始终其次,中间穿插劝诫入蜀之意,亦凡三见,把静态的物象描写化为动态的意象展示,有入有劝,有情节贯穿其中再次,把蜀道之难,依层次写来;攀越蜀道之难,真是比登天还难啊,我侧身西望,…

    网络快讯 2023年12月4日
    0
  • 趋化作用名词解释,趋化作用是指白细胞的

      趋化作用名词解释,趋化作用是指白细胞的是趋化作用是指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移动的速度为每分钟5-20μm的。  关于趋化作用名词解释,趋化作用是指白细胞的以及趋化作用名词解释,趋化作用是指,趋化作用是指白细胞的,趋化作用的炎症因子,趋化作用名词解释病理学等问题,小编将为你…

    网络快讯 2023年11月27日
    0
  • 捷克隕石克價?捷克隕石首飾?

    捷克隕石:星辰墜落,綻放奇異光彩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天上星辰都充滿了好奇與嚮往。當星辰墜落,化作地上的隕石時,它們不僅僅是宇宙的遺物,更是帶有神秘力量與美學價值的瑰寶。捷克隕石,作…

    网络快讯 2024年3月9日
    0
  • 怎么去虾线 去虾线的正确做法?

    去虾线的正确做法?1.用手拿起一只虾,从虾头和虾身的连接处往下数,在第三个连接处用牙签穿过虾身;2.一手拿虾,一手拿牙签。轻轻挑出虾线,你就挑出来了;3.当一部分虾线被挑出来后,用手指捏住虾线,轻轻拉出。虾串是虾的肠道系统,容易积累重金属,会影响虾的口感。吃…

    网络快讯 2023年10月20日
    0
  • 梦见自己怀孕是啥预兆(梦见什么说明怀孕了)

    梦见自己怀孕是啥预兆(梦见什么说明怀孕了)  每个人都做过梦,不过就是做梦的内容不同,有的人会梦到动物,有的人会梦到自己升官发财,还有的人会梦到自己被人打等等,如果要是用周公解梦来查看,梦到不同的东西,有着不同的预兆。那我们来看看要是梦见自己怀孕是啥预兆?梦见自己怀孕是啥预兆  年轻女…

    网络快讯 2023年10月20日
    0
  • 戴碧璽對身體好嗎? 經常佩戴碧璽會變嗎?

    碧璽是一種珍貴的矽酸盐礦物,因為色彩繽紛且具有優良的電氣性質,被認為具有保險和避邪的功能。近年來,碧璽在珠寶市場上備受青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一寶石。除了其美觀的外表外,碧璽也…

    网络快讯 2024年3月8日
    0
  • 潼关在哪个省,潼关属哪个省

      潼关在哪个省,潼关属哪个省是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的。  关于潼关在哪个省,潼关属哪个省以及潼关在哪个省?,潼关在哪个省的什么位置地图,潼关属哪个省,潼关属于哪个省,潼关位于哪个省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潼关在哪个省,潼关属哪个省  潼关位于陕西…

    网络快讯 2023年11月26日
    0
  • 这样的联名谁能不爱(这样的联名蛋糕谁能不爱)

    这样的联名谁能不爱(这样的联名蛋糕谁能不爱)在童年的时光里,没有烦恼和忧愁,只有充满色彩和想象的快乐和惊喜。每个快乐的时刻都值得用可可爱爱的蛋糕去记录。御品轩邀请所有“可爱宝贝”感受和回味属于童真的味道,上新海底小纵队系列蛋糕,让孩子们开心享受甜美和纯粹的味道。…

    网络快讯 2023年12月5日
    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