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孟子》简介

《孟子》孟子的典故:孟母三迁【原文】: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

《孟子》

孟子的典故:孟母三迁

【原文】: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故事梗概】: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去逝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孟子的母亲对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视,管束甚严,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为贤。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样子。孟子的妈妈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孟子的妈妈又带着孟子去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孟子便学起了买卖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依然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在此居住了。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也说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表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孟母并没有因此放松对儿子的严加管教。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难成大器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奋学习。

孟子的典故:孟子受教

【原文】: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母其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

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引自《韩诗外传》[10]

【译文】: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

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说:“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孟子的典故:断织喻学

孟子最初对学习很有兴趣,时间一长就厌烦了,经常逃学。孟母知道后非常生气,拿起刀来,把织布机上的经线割断,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割断织布机上的线,这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现在割断了线,布就无法织成。君子求学是为了成就功名,博学多问才能增加智慧。你经常逃学怎么能成为有用之材呢?你今天不刻苦读书,而是惰于修身养德,今后就不可以远离祸患,将来不做强盗,也会沦为厮役!”

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必须要有恒心,一旦认准目标,就不为外界所干扰。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断织喻学”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孟子从此旦夕勤学,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的儒学大师。

孟子的典故:杀豚不欺子

【原文】: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dan)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妊(ren)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子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译文】: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集市旁居住时,孟子看到邻居杀猪,不解地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应到:“煮肉给你吃!”孟子十分高兴,等待食肉。孟母深知做人要诚实,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于言传。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尽管家中十分困难,孟母还是拿钱到东边邻居家买了一块猪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

孟子的典故:孟子少时诵

【原文】: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译文】:孟子年少时候,有一次,他在吟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受其影响)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开始吟诵。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就问:“为什么要中间停顿了?”孟子回答说:“忘记了,一会儿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说:“这个织物割断了,能够再接上去吗?”从此之后,孟子读书就专心了。

孟子的典故: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孟子的典故: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孟子的典故:一曝十寒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着名辩士,在《告子上》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

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

后人便把“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曝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cangchou.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小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angchou.com/171123.html

(0)
小仓的头像小仓

相关推荐

  • 土豆发芽到什么程度不能吃(土豆发芽了把芽去掉还能吃吗)

    土豆发芽到什么程度不能吃(土豆发芽了把芽去掉还能吃吗)土豆发芽到什么程度不能吃??是在出现轻微发芽之后是就不能吃的。关于土豆发芽到什么程度不能吃?以及土豆发芽到什么程度不能吃图片,土豆发芽到什么程度不能吃_39健康经验,土豆发芽到什么程度不能吃知乎,土豆发芽到什么程度不能吃刚刚,土豆发芽到什么…

    网络快讯 2023年12月5日
    0
  • 中国瓷都,除景德镇等五大瓷都外,东北也有两个你知道吗?

    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也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文化源远流长,所以,英文中瓷器(chian)与中国(chian)同为一词。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45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创造出制陶技术,我国的陶瓷技术与艺术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大江南北都涌现出许多知名的瓷…

    网络快讯 2023年11月16日
    0
  • 正月初十是“石头节”,吃一饼,敬两物,忌三事,十全十美过一年

    俗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虽然春节假期虽已结束,但按照传统到了二月二“龙抬头”后,这年才算是真的过完。特别是这正月十五里面,几乎天天都是节,更是有着各种各样有意思的年俗,到了正月初十,则是民俗中的“石头节”。据说这天是石头和土地的生日,对于曾经的农耕社会来说,石头和土地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

    网络快讯 2023年11月16日
    0
  • 植物油和猪油哪个更好 植物油可以和猪油混在一起用吗

    植物油和猪油是家庭的常用油,很多人炒菜的时候更加喜欢放植物油,对于猪油好像只要特定菜才会使用。那么植物油可以和猪油混在一起用吗?植物油和猪油哪个更好?下面小编带来介绍。植物油可以和猪油混在一起用吗猪油可以和植物油可以混合在一起吃,但是需要控制好量。猪油属于比较常见的动物油,是人体饱和脂肪酸的…

    网络快讯 2023年12月16日
    0
  • 河师大是一本还是二本学校,河师大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在郑州么

      河师大是一本还是二本学校,河师大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在郑州么是教育部门并没有明确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河南师范大学的录取批次既有本科一批也有二批,通常说河南师范大学是二本大学的。  关于河师大是一本还是二本学校,河师大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在郑州么以及河师大是一本还是二本学校,新乡河师大是一…

    网络快讯 2023年11月27日
    0
  • 排骨怎样做好吃又简单 ?这样做出来的排骨,保你吃到最后连汤都不会浪费

    排骨相信很多人都喜欢吃,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材。其中含有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磷酸钙、骨胶原以及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可起到补钙、补血、补中益气及强筋健骨的功效。1、补钙:排骨中含大量磷酸钙,也有骨胶原及骨蛋白,可为人体提供充足钙质。促进婴幼儿及青少年骨骼发育,也能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2、…

    网络快讯 2023年11月15日
    0
  • 染发剂什么牌子好用(染发剂哪个牌子最好最安全)

     染发剂什么牌子好用(染发剂哪个牌子最好最安全)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潮流染发,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种时尚趋势。但是,常常听到有关染发剂引发头皮过敏和头发破坏的负面消息。这不仅仅会损害个人形象,还会对个人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所以,寻找一种既最好又最安全的染发剂,就成为了许多人所追寻的…

    网络快讯 2023年12月3日
    0
  • 男性检查男科都查什么(男科检查一般都做些什么)

    男性检查男科都查什么(男科检查一般都做些什么)无论女性男性,很多人一提到男科检查都会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这说明大家对男科检查了解还不够。一些男同胞做男科检查会小心翼翼,生怕被人知道;一些真的患了男科常见病的男同胞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心理压力。其实…

    网络快讯 2023年12月5日
    0
  • 怎么制作趣多多饼干?

    最近爱上了趣多多饼干,松软的饼干搭配香浓巧克力豆,吃起来很是过瘾,家里也能轻松做哦,快来试试吧~用料黄油100g鸡蛋1个盐2g糖粉50g小苏打2g低筋面粉150g耐高温可可豆150g做法步骤1、黄油软化后打发至微发2…

    网络快讯 2023年11月14日
    0
  • 2024年藏历理发吉日一览表 2024年藏历理发吉日

    2024年是藏历的一个重要年份,人们在这一年里特别注重吉日选择。特别是理发吉日,人们希望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好运和吉祥。下面是2024年藏历理发吉日一览表。 一、初一 初一是藏历每…

    2024年3月21日
    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